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刚放下钥匙,转身就忘了放在哪儿;
话到嘴边,就是想不起要说什么了;
超市结账时,反复计算却始终算不对;
在熟悉的街道突然迷路连回家的路都记不清;
情绪像坐过山车,时而焦虑落泪,时而暴躁如雷……
他们不是变了,只是病了。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呼吁全球共同关注这一沉默而沉重的健康挑战。
全球挑战
每3秒新增一例,中国形势尤为严峻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群AD的患病率为4%-7%。在2001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2.1%;2003年,韩国1037名65至94岁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4.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耿道颖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研究论文称,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严重危害人类。论文指出,1990至2021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增长300%,全世界患者数量增长100%。2019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300万人,2050年预计将达1.15亿人。
最新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5》显示,2021年我国ADRD患者总数达1699万(1449万- 1967万),占全球近30%(29.8%),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900.8/10万;性别差异显著,女性患病风险远高于男性,患病率、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及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8倍;老龄化是主因,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等随年龄增长急剧上升,80岁以上达顶峰,该年龄段男性患病率16517.7/10万,女性达25527.2/10万。
AD药研
多靶点协同,突破“死亡谷”
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因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成为药物研发领域的 “死亡谷”。目前已上市的药物多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疾病。美国药物生产与研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累计在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上投入超 6000 亿美元,失败的临床药物超 300 种,失败率高达 99.6%。
1993年-2003年仅获批5款AD药物(不包含美金刚/多奈哌齐复方制剂),分别为他克林(已退市)、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又名: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盐酸美金刚。2019年至今,全球已获批4款AD创新药上市,分别为绿谷制药的甘露特钠(商品名:九期一)、渤健/卫材的阿杜那单抗和仑卡奈单抗(中文商品名:乐意保)及其皮下自动注射剂型(IQLIK™)、礼来的多奈单抗(中文商品名:记能达)。
根据全球知名AD研究者和药物临床试验专家JeffreyL.Cummings教授团队今年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管线:2025》显示,全球共有182项针对AD适应症的药品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涉及138种药物,同比2024年(127种药物及164项临床试验)已有增长。
在研药物中,针对Aβ、tau蛋白、炎症通路等的靶向生物疗法占药物管线的74%。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药物中,65%为生物靶向疗法,这其中又有60%为小分子药物。主流跨国企业均积极布局AD新药研发,如礼来,虽曾在AD候选药Solanezumab上失败,但转而押注多奈单抗及Remternetug的研发,目前多奈单抗已成功上市,抗Aβ单抗Remternetug也已经推进到临床试验后期,其中在中国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并于2023年4月被中国国家药监局授予治疗AD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中国AD药研
创新药与仿制药并进,本土企业崛起
中国在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方面也在积极发力,针对AD适应症药物研发的临床试验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脑肠轴、抗Aβ、神经调控、干细胞、中医药疗法等是中国企业主要探索的方向,通化金马、恒瑞医药、康诺亚、东阳光药、海正药业、先声药业、卓凯生物等多家药企都在开展AD新药研发。
在研的国产AD药物中,通化金马的1.1类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研发进度较为领先,2017年率先进入Ⅲ期临床。该药是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剂,于2024年8月申报上市。据通化金马5月28日公告,该药的原料药和制剂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后续商业化相关事宜正在筹划。康诺亚和恒瑞医药布局的抗Aβ单抗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其中恒瑞医药的SHR-1707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康诺亚的CM383正处于Ib期临床研究阶段。在小分子口服药研发上,润佳医药自主研发的RP902(靶向神经毒性Aβ寡聚体)成为我国首个进入临床的小分子Aβ抑制剂,聚焦APOE4基因携带者这一高危人群,已进入Ⅱ/Ⅲ期临床试验。
此外,老药新用在国内也有探索。例如在新剂型开发上,进口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此前已进入中国市场,随着2024年9月泰德制药的首个国产利斯的明透皮贴剂(商品名:苏乐达)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是唯一获准用于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经皮治疗产品。多奈哌齐透皮贴剂国内尚未有产品获批,羚锐制药的2类改良型新药盐酸多奈哌齐透皮贴片目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美迪西一站式助力AD新药临床前研发
美迪西药效平台拥有丰富的AD项目经验。我们根据供试品作用机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运用经典的Morris水迷宫测试,并结合先进的CognitionWall测试,进而更详细地分析与认知和记忆相关的行为变化;此外,通过病理和分子细胞学测试结果的综合评估,全面评价抗AD药物的临床前疗效。
AD诊断要点
临床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重点了解患者认知能力(如记忆力、计算力)、行为表现(如是否孤僻、焦虑)、日常生活能力(如能否自主穿衣、做饭)的变化,以此作为初步判断依据。
脑脊液检查:检测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水平,若出现Aβ降低、tau蛋白升高,对AD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检查:通过头颅CT或磁共振(MRI)观察大脑结构,AD患者常表现为海马体、颞叶等区域的萎缩,可辅助诊断。
脑电图检查:监测大脑电活动,AD患者可能出现弥漫性慢波等异常表现,尤其在疾病中晚期更明显。
基因检查:针对家族性AD患者,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等致病基因,可明确遗传相关的病因。
AD预防建议
坚持健康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如蓝莓、苹果)、全谷物(如燕麦、糙米)、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适量摄入橄榄油,减少饱和脂肪酸(如肥肉)、高糖食物(如甜点)的摄入。
保持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维持大脑功能。
积极脑力活动:日常多参与阅读、下棋、拼图、学习新语言或新技能(如使用智能手机、烹饪新菜品)等活动,锻炼大脑思维,延缓认知衰退。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这些疾病可能增加AD发病风险。
养成良好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过量饮酒和吸烟对大脑的损伤;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长建议维持在7-8小时,帮助大脑修复。
维持社交互动:多参与社区活动、家庭聚会,与亲友保持沟通,避免长期孤独,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降低AD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正迎来从症状缓解向疾病修饰治疗转变的历史性时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希望。美迪西将继续深化一站式临床前研发平台建设,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推动AD药物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