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120+主题论坛
1200+海内外嘉宾
3000+中国大药企
500+投资机构
30000+专业观众......
CBA-China 2025锚定「全球视野・中国机遇」
今日盛大开启!
今日,备受瞩目的“2025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China中国年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启幕。大会立足国际视野及产业高度,以创新为引领,围绕多个前沿热门话题,政产学研各界领袖共聚苏州,深度探索技术突破与全球合作发展。
美迪西:赋能新分子药物研发,破解临床前关键技术挑战
作为一站式生物医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美迪西深度参与本届年会,携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与创新成果,同与会专家展开多维度对话,共话新分子药物研发攻坚,全球化开发协作机遇。
现场直击:CT08展台
美迪西展台成为会场焦点,吸引众多参会者驻足交流与合作探讨。专业团队热情接待各类客户,详细介绍了公司在临床前研发领域的技术优势、一站式服务平台(覆盖多肽、ADC、核酸药物等新分子类型)以及前沿创新成果。参会者深入洽谈,对美迪西展现的实力与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与赞誉。
美迪西展台上的每一次握手与深入交流,都是我们携手客户在新药研发征程中共同探索的印记。我们将持续以热情与专业,向每一位客户呈现美迪西的技术实力与研发平台,期待通过深入交流,开启更多合作契机。
全场焦点:多肽论坛会
议伊始,策划人美迪西化学部研发副总裁徐永梅博士代表美迪西为此次【多肽论坛】致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徐博士表示:在生物医药科技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多肽领域已成为新药研发的核心阵地,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
多肽药物集合了小分子药物和大分子蛋白质药物的优点,适用于治疗小分子药物难以根治的某些复杂疾病,且多肽药物因生物活性高、特异性较强,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使之成为当前最有发展前途的药物之一。
此次美迪西【多肽论坛:多肽药物创新之路】将聚焦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生产与研发趋势、新兴的PDC、热门的GLP-1、及AI技术赋能多肽研发等领域。汇聚前沿成果与创新理念,推动多肽技术在医药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突破,希望在多肽这片创新沃土上,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破局者。
当我们在优化合成路径时,本质上是在搭建通往健康的桥梁。美迪西拥有国际领先的多肽药物设计平台,利用该平台可以快速、高效的推进全新多肽药物的设计工作,结合美迪西的药效、药代、安评等服务优势,可以加速获得全新的候选多肽药物。美迪西愿与行业伙伴携手,一起推动多肽药物研发!
精彩演讲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原创新药中心主任任粟武博士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原创新药中心主任粟武博士作了“新型抗肿瘤多肽偶联药物研发”的精彩报告,指出肿瘤耐药性与异质性是当前临床治疗的核心难点,并强调了抗肿瘤偶联药物市场的巨大潜力。粟武博士详细介绍了抗肿瘤偶联药物有效载荷(Payload)的研发进展,包括临床及在研的代表性有效载荷,并回顾了项目研发历程,展示了临床前数据与当前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新型Payload对比,粟武博士进一步凸显了其团队研发的创新性与优势。在转化应用进展方面,粟武博士特别提到了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巨大挑战,以及以鸟苷酸环化酶C(GC-C)为靶点的偶联药物开发进展。最后,粟武博士分享了五年期研发计划,为与会者描绘了一幅抗肿瘤多肽偶联药物研发的美好蓝图,也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湖南中晟全肽生物研发副总裁何艳涛博士
湖南中晟全肽生物研发副总裁何艳涛博士作了“活性肽发现及其RDC和PDC中的应用,指出基于公司独创的多肽信息压缩技术(PICT),已构建完成包含近五亿种多肽信息的超大型多肽实体库及噬菌体多肽库、动物多肽库、纳米环肽库、虚拟多肽库等互补性分子发现库,为多肽新药发现提供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种子库”。团队成功开发了多款高亲和力靶向多肽。其中,放射性偶联药物(RDC)68Ga-FAP-2B005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显著优于¹⁸F-FDG的肿瘤靶向性,而68Ga-GPC3-3B010在肝癌患者中实现了低胃摄取和高肿瘤滞留的突破性表现。此外,多肽偶联药物(PDC)平台通过优化Trop2靶向肽2B012,在胰腺癌模型中达成125%的肿瘤抑制率(CR 2/5),且安全性优异。这些成果凸显了多肽药物在肿瘤精准诊疗与治疗中的潜力,为RDC和PDC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40余条管线,覆盖肿瘤、炎症等领域,并欢迎各界进行合作。
佩德生物董事长容明强博士
佩德生物董事长容明强博士分享了“基于动物毒素多肽的镇痛药物开发”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指出,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增速显著(国内增速达16.3%),而动物毒素多肽因其结构新颖、机制独特,成为源头创新的重要方向。公司通过全球最大的动物毒液多肽库结合智能计算平台,成功从蜘蛛毒素中筛选出高选择性CaV2.2通道抑制剂LcTx-I,其通过独特结合模式实现高效镇痛,且无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风险。此外,佩德生物开发的PD-005多肽作为国内首个靶向肺纤维化的新机制多肽药物,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胶原沉积的效果,且安全性优异。这些突破性进展为疼痛管理和纤维化疾病治疗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兼具重大临床价值与市场潜力,为与会者提供了多肽药物研发的新思路与新方向。
深圳肽盛生物董事长总经理王珠银博士
深圳肽盛生物董事长总经理王珠银博士深入展示了“创新多肽库和多靶点药物发现平台”的创新成果,重点探讨了AI技术在多靶点创新药发现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全球高性能万亿级3D结构多肽库,结合AI算法优化药物研发流程,显著缩短了新药发现周期,并提升了研发效率与成功率。此外,还介绍了多靶点药物在减重、抗癌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特别是GLP-1R类多靶点减重药物与多靶点抗癌药物的研发进展,为解决复杂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同时,王博士也分享了肽盛生物高性能多肽库、独一无二的多靶点药物发现平台、新靶点发现平台及AI制药方面的核心技术突破,展示了基于大型实体库+AI创新药发现平台如何推动新药研发进入快车道。此次论坛不仅加深了业界对多靶点多肽药物研发的理解,更为未来新药创制指明了方向。
悦康药业集团BD总监韩少伟博士
悦康药业集团BD总监韩少伟博士以《国际原创的广谱抗病毒多肽药物的开发》为主题,深入分享了病毒膜融合抑制剂的开发策略及悦康药业在多肽创新药领域的最新进展。韩博士指出,膜融合作为Ⅰ型包膜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主要形式,针对其设计的抑制剂具有重要治疗价值。悦康药业通过刚性结构等创新设计,成功开发出具有广谱、高效抗冠状病毒活性的YKYY017雾化吸入剂,该药物不仅在中、美、澳三地获得IND批准,临床研究显示预防作用显著,有望为冠状病毒的治疗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此外,悦康药业还依托AVP-GPT平台,从头设计了用于治疗RSV感染的YKYY018多肽药物,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展现了悦康药业在抗病毒多肽药物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与前瞻布局,为抗病毒多肽药物的研发与合作提供了宝贵平台。
美迪西药物发现部副总裁徐永梅博士
美迪西药物发现部副总裁徐永梅博士深入探讨了“环肽药物的发展以及肽库的构建和筛选”环肽药物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与技术突破。徐博士首先回顾了多肽药物的发展历程,强调了环肽药物作为新兴治疗手段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聚焦于环肽药物的创新策略,包括通过环化技术提升药物稳定性、生物膜穿透性及靶向能力,并展示了环肽在靶向药物载体、穿透血脑屏障及诊疗一体化平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同时,徐博士详细介绍了大环肽库的构建方法,涵盖噬菌体展示库、mRNA展示库等前沿筛选技术,以及基于结构合理设计和虚拟筛选的策略,还分享了美迪西助力的多个环肽药物研发的成功案例,如靶向Nectin-4的双环肽-药物偶联物BT8009、口服环肽药物PCSK9抑制剂MK0616等,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环肽药物研发进展与肽库构建技术的宝贵平台,共同推动了环肽药物领域的发展。美迪西提供一站式多肽药物研发服务平台,从高多样性化合物库构建到先导化合物优化和功能验证,助力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利用多肽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加速开发、增强特异性并简化筛选流程。美迪西助力研究人员攻克难成药靶点,优化药物稳定性和递送系统,并加速创新疗法临床转化。
深圳市祥根生物有限公司CSO原晨光博士
深圳市祥根生物有限公司CSO原晨光博士分享了了“从头设计和开发环肽创新药”的前沿进展与突破性成果,首先强调了环肽药物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在安全性、代谢途径及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显著优势。通过具体案例,如口服IL-23受体肽拮抗剂JNJ-2113及icotrokinra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卓越表现,展示了口服环肽药物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副作用及精准治疗难治区域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原博士还详细介绍了mRNA展示技术等创新筛选平台在口服环肽药物发现中的应用,以及从头设计口服环肽药物的策略与方法,如针对PCSK9靶点的口服环肽抑制剂MK-0616的研发历程,揭示了环肽药物在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方面的广阔前景。此外,祥根生物在口服环肽PCSK9抑制剂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备受瞩目,为推动口服环肽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圆桌交流
《周易》有云: 日新之谓盛德。目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加速发展。多肽药物作为全球研发热点,兼具显著优势:相较于小分子药物,其亲和力强、特异性高、适应症广、副作用低;对比大分子药物,则稳定性高、纯度高、免疫原性低、生产成本低、研发周期短。这些产业化优势使其在新药研发中独具特色,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前景广阔,正吸引全球药企竞相布局。
此次圆桌交流由华东医药CSO&创新药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刘东舟主持,嘉宾们一起围绕"多肽药物的创新之路:破局内卷,走向引领"这一话题,从不同维度剖析多肽药物发展机遇与挑战。深圳市祥根生物CSO原晨光指出多肽口服迎来发展机遇,结构改造与高效筛选技术可提升生物利用度,其团队聚焦口服环肽药物开发;中国药科大学徐寒梅教授强调内源肽与微肽是未来大品种重要来源,多肽与核药适配性佳,已全面解决安全、药代等成药关键问题,看好PDC、POC等领域市场潜力;佩德生物董事长容明强认为多肽成药虽面临来源不足、代谢快、口服难等瓶颈,但作为生命调控者,其取代小分子药物的潜力显著,方法论体系构建将推动行业突破;勤智资本投资总监于建杰表示勤智资本持续加码生物医药赛道,多肽药物有广阔的优势应用场景,既往围绕多肽产业链有所布局,同时会深入关注新的合作机会;杭州禾泰健宇生物董事长高剑分享 20 年多肽行业经验,指出技术突破源于信念,呼吁资本市场与行业资源互补,突破产业链限制。
最后,嘉宾们共同展望:随着AI技术、分子库筛选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CRO/CDMO体系的完善,中国多肽药物有望从跟跑转向领跑,为全球医药创新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坚信在多学科交叉和产业协同的推动下,中国原始创新的多肽药物指日可待,中国必将成为全球多肽药物研发的新高地。明日精彩2025美迪西多肽论坛首日,成功点燃了多肽领域的智慧之火与创新激情。
丰富的报告内容、深度的思想碰撞、热烈的交流氛围,充分展现了多肽药物作为生物医药重要分支的蓬勃活力与广阔前景。明日,多肽论坛将迎来更加重磅的议程:
6.28上午多肽药物的开发之道
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生产的跨越,CMC始终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高效合成、稳定质控、合规生产?
6.28下午多肽药物的进化之途
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这"最后一公里"的转化之路往往布满荆棘。当一款候选药物最终获批IND时,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