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 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626)986-9880(U.S. - West Coast)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线留言×
点击切换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改良型药研重在“优质优效”

2015-12-18
|
访问量:
《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于12月13日截止征求意见,其与此前发布的《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等前后呼应。系列政策的相继发布,不仅在医药全产业链引起巨大反响,更预示着以“全球新”、“临床优势”为关键词的产业转型踏上了新征途。

抢首仿将趋理性

“趋势已经很明显,新政策就是按照美国FDA的路子走,所以国内企业要么不要急着冒进,看清政策走向,要么就完全按照国际化标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山东省纳米药物与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美国FDA能够批准,符合条件的话,国内也可以拿着同样的材料申报,至少在国外做过的东西拿到国内是不会浪费的。
就此次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来看,根据物质基础的原创性和新颖性,将新药分为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其中,改良型新药不仅将传统4类、2类、5类、1.5类和1.6类进行集体调整,并分别给于3~4年的监测期,还将传统3类药统一归为仿制药,取消了原有的监测期。一石激起千层浪,过去兼顾“首仿”和“新药”头衔的传统3类药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先机,更可能在一些省份的药品招投标中占据质量层次优势。正因如此,部分企业将其视作保护期重视抢首仿,改革将直接削弱这一制度的红利。
“无条件的抢仿会造成申报混乱,一个药品美国上市才一两个月国内就申报抢仿,刚刚知道原研药是什么东西,所有的申报资料就做好了,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有多高?做稳定性试验起码都要6个月。”韩军对此态度鲜明,如果按照国际标准做仿制药,首仿、抢仿的价值仍然存在,首先企业在定价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在保证和原研产品质量一致性的前提下,首家仿制药上市的广阔市场空间颇具吸引力。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越洋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闻晓光则进一步指出,仿制药生产企业推出新产品快速抢占市场,在保证与原研药质量一致性基础上争夺原研药市场份额,这是核心的动力和战略。“按照新的国家药品审评制度,不管是首仿还是一般仿制药,都需要先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这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从制度层面大大提高了首仿和一般仿制药的门槛,其结果是用生物等效性数据为依据抢首仿,而非仅用以前的申报资料来抢首仿;企业会更加注重生物等效性,相信新政出台能让抢仿更加趋于理性。”

改良型考验临床优势

化药注册分类改革无疑将给中国医药研发带来革命性变化,那么,究竟是按照新3类做仿制药,在保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前提下与原研药直面竞争,还是另辟蹊径探索“仿创结合”,做新2类改良型新药研发?本土企业正面临全新的选择。
对此,闻晓光有着自己的理解:做抢仿还是做改良似乎是二选一,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一个是仿制一个是创新(全球新),研发思路及立项依据本质不同。美国FDA每年批准的新药(NDA approval)约100个左右,其中20%~30%以新化合物(NCE)为基础,按505(b)(1)路径申报,其余70%~80%的新药(NDA approval)相当一部分是改良型,其申报路径为505(b)(2)。“改良型新药确切地说是‘优效型新药’,多是在第一代产品基础上再创新,例如将速释制剂改为缓控释制剂,可使疗效更长久,副作用更小,患者顺应性更好;其他改良型新药包括新的给药途径、新适应症、新复方和新剂量等,核心是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美国优效型新药多数出自原研药物开发公司或特色技术公司,而多数仿制药企业只专注仿制药,因为这些仿制药企业没有技术实力及财力做优效型新药,首先费用成本差别很大,在美国做一个仿制药可能数百万美元生产批件就能拿下来,但做优效型新药可能需要数千万美元,同时优效型新药对技术、临床试验要求很高;建议国内技术水平高、资金实力雄厚、拥有创新意识团队以及了解临床需求的企业可以既做仿制也做创新。”他指出。
突出临床需求的改革思路已经蕴含在新政当中,按照相关政策中的定义:改良型新药是在已知活性成份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剂型、给药途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格等进行优化,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过去一些企业为应付招标,随便就报独家规格、独家剂型,但并非基于临床需求,也没有考虑是否具备临床优势,如果严格执行新药品分类,按照新的审评审批思路,获批难度很大。”韩军如是判断。
采访中,资深药品注册人士吴正宇也有相似看法:“国内药企的研发团队与外资药企的研发团队相比,药学人才并不弱,一些顶尖的国内企业甚至可以自信地说任何创新药上市马上就能仿,还能优化合成路径,但医学背景研发人才比较少,研发企业较为缺乏临床思维,不熟悉临床需求;真正做好改良型新药的研发不可缺少临床逻辑。”他以胰岛素为例,全球生产企业如此之多,诺和诺德却在短时间成长起来,正是通过把胰岛素注射器改成“笔”,正是从临床出发的“微创新”成就了跨越式发展。
相关新闻